WFU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長照人員訓練的隱憂 《下》





曾經也是很「菜」的我


我也曾經是很「菜」的物理治療師,那時的我,喜歡用恐嚇的方式來表達:「阿公!你要是不在家多練習走路,你這樣身體會越來越差,最後只能躺在床上喔。」想起那時候的話,真的只能說,我還太嫩。


揮別口號上的「以病人為中心」


就以我自己的專業來說,物理治療師在心理學上的學習,只有普通心理學,其實根本完全不夠,不是要用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師的方法,而是我們該怎麼做好「應對進退」。身為治療師,接觸患者時間相當的長,從了解狀況到評估,接著治療,最後還加上回家後的相關衛教。無一刻不需要心理學的介入。而仔細看看我們的對話,很多時候只是口號上的「以病人為中心」,事實上都是「以專業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不是百依百順,而是「如何引導病人欣然接受我們的幫助」。很多時候病人聽指示,只是因為我們穿白袍,前幾年在輔具中心到宅服務個案,就發現了大多數案家情形皆為:「醫院一個樣,家裡一個樣。」 〈在此不討論植物人等,無法進行溝通的個案。〉 所以重點在【如何利用溝通使患者產生自己內在的想法,進而願意改變自己的現狀】。


真實案例分享



例如:同樣我們設定一個短程目標是:個案願意在有人陪同下拿著拐杖出門買菜。這時候,不是告訴個案「我們為了要讓你可以拿著拐杖在看護的陪同下一起出去買菜,所以我們現在要先練習你的下肢肌力。」而是最好能使用 〈問題〉 來引導個案的想法,並且從他的口中說出 〈練腳力〉 三個字。

這邊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個案是因為突然中風,造成跌倒,使得股骨骨折後,日常生活功能受限,目前在家裡面移動仍需要輪椅來執行所有的移位,此情形已經維持8個月。

我問:「阿公,我是物理治療師,請問我可以幫你什麼?」

個案答:「物理治療師是在幹嘛的?」 我答:「針對你現在的狀況,物理治療師可以幫助你在食衣住行上表現越來越好,例如你現在去哪裡都得坐輪椅,我可以幫助你讓你以後不太需要用輪椅。那你會想要我幫忙嘛?」

個案答:「真的有這麼厲害?」 我答:「當然啊,那你有想要變更好嘛?」

個案答:「誰不想變好呢?我當然想啊。」

我問:「那如果我們先讓你能在家裡不用輪椅,只需要拿拐杖就能走來走去,你會想要嗎?」 個案答:「這當然好啊,但是我現在腳都萎縮了,這能好嗎?」

我問:「阿公,腳沒力站起來,要怎麼樣讓他有力?」 個案答:「練啊!」

我問:「喔!阿公,很好喔!你的想法很正確,但是因為你沒有時常練習腳的力氣,所以不可能馬上能站起來走來走去,但是如果我們先從我扶著你一起站,來先讓你的腳做簡單的練習並且習慣踩地板的感覺,你覺得會太困難嗎?」 個案答:「這個應該不會喔!」

我問:「那太好了,等等我們一起從輪椅上扶著助行器站起來,你如果覺得你可以,你再站,站起來後可能腳會有點不舒服,別擔心,那是正常的,因為你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做了。站著如果覺得想坐下來,我會扶著你,跟你一起慢慢坐下來,你覺得這樣你可以做到嗎?你願意試試看嗎?」 個案答:「應該可以喔,我們來站看看。」


從《導演》轉為《導遊》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段真實的對話有什麼感想?其實設計問題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什麼時候用開放式,什麼時候用封閉式,我也還在學習中。但能最快學會的是,改變我們的定位。我們很多時候都太習慣當一個《導演》、或《聆聽者》,其實我們應該試著去成為像是【導遊】的角色,個案想要去哪裡,你可以把那個地方最好的東西介紹給他,但同時也能夠了解他的喜好或需求,給他建議,告訴他,我還可以帶你到另一個同樣性質但更好玩的地方,你願意去嗎?

有時候是該退去《導演》的角色,這樣更能讓被照顧者在我們不在身旁時,也願意為自己努力。


邱炫瑋 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