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長照人員訓練的隱憂 《上》




心理學教育的重要性


前幾天已經把兩位可愛的老夫妻在診所治療影片丟上 Youtube ,想描述的不僅僅是保持健康,面對銀髮生活,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議題,也是這篇的重點:『照顧者的「心理學教育」普遍不足』。


該學會用「心」參與


我自己本身參與多場照服人員的演說,雖然並非講述關於心理學上的議題,但因為講課風格多為與參與者互動,在詢問時,聽到的回答,普遍對於患者狀況的認知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舉個例子:「一位年長者,因為跌倒造常股骨斷裂,術後的生活起居需要協助,且行走時必須使用助行器」。接著問大家:「請問,接下來我們除了協助他的生活起居,還有哪些積極作為?」每每聽到的回答總是:「鼓勵個案多走路,練習下肢力量」。這時也會聽到有些較有經驗的說:「但有時,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不願意走路,覺得拿助行器很丟臉。」甚至在醫院也聽過家屬說:「他都不走路啊!講也講不聽,固執的脾氣,我看是改不了了。」我想以上說的這些,有些人肯定有經驗吧?個案真的是如此嗎?



是不是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都知道,回到正常生活功能,不管在任何疾病上都是相當重要的指標,而努力的結果常常事與願違,這真的是個案太固執嗎?他們真的不願意好起來嗎?為什麼總覺得個案缺少了那麼一點動力?在讓他願意參與「練習」前,還有哪些重要的工作要做?我認為這件事絕對不是聽聽心理師教導就能完成的,實際參與時的一字一句都關係著「被照顧者」的將來!

未完,待續。


邱炫瑋 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