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從神經科學看慢性疼痛





用治療性神經科學教育來面對慢性疼痛


有人問我TNE是什麼?跟物理治療有關係嘛?如果有該怎麼運用的?其實TNE全名是【Therapeutic Neuroscience Education】,而目前有關於TNE的文獻大多由心理相關的專業發表。
現今社會"慢性疼痛"已變成大多數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靨!而物理治療臨床上的多數病患都有大大小小不同部位及程度的慢性疼痛。有人會說:『那我就跟他和平相處!』,但很抱歉,最後的結果永遠是【還是會痛起來】。那是不是就沒辦法了?別擔心!讓我們先來了解我們的對手【慢性疼痛】。


疼痛從哪來?


究竟疼痛從哪來?
1.痛的位置
2.神經
3.大腦
4.以上皆是
5.以上皆非
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正解是3!  大腦
我們身體裡的神經全長72公里;400條個別的神經支幹。神經無時無刻都在傳導著身體每一刻的訊號到大腦做整合。大腦接收到訊號後,會依據訊號的強度、種類、過去的經驗及當下的環境.....等,來做出反應。也就是讓你知道《痛》或者是《啊!喔~沒事》。
例如,今天發生車禍,父母親皆受到傷害,車輛翻覆,而後座的小孩還卡在車內,試想,這時候的兩位父母親會感到疼痛嗎?還是先去救出後座的小孩?答案是後者!而疼痛通常會在救護車來臨或感到所處環境安全時開始發作。所以我們了解到,原來大腦處理訊號是有先後順序的,雖然疼痛是讓我們知道要保護自己,但一旦有更高的指令來臨時,會稍後處理。
簡單的說就是:你所感覺到的【痛】,都是從【大腦】來的。



疼痛的組成


接下來就有人會想要問,那你的意思就是說痛都是心理因素囉??
其實疼痛永遠都是下列三大要素組成:
1.生理
2.心理
3.社會環境
只是會依照不同的狀況而比例上會不同,例如:急性扭傷,生理因素可能佔了 99% 而心理及環境只佔了 1% ; 今天開會被老闆釘在牆上後,肩膀又緊又痛這,時侯生理可能僅佔 10% 不到了。
千萬別把對手想簡單了,一昧的從生理角度看複雜的慢性疼痛,就像瞎子摸象一般,慢性疼痛會用包羅萬象的手段迷惑治療人員的判斷,容易讓我門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病人而不自知。


真實對話分享


病患因為長期肩膀酸痛需要幫助,身為物理治療師的我們也認真的試圖找出原因,常會有以下結果:你這個肩膀疼痛是因為長期使用電腦,造成頸椎壓迫神經根,神經根壓迫也影響了你的肌筋膜及肌肉,導致無法自行恢復成【標準】姿勢,而這個循環會一直持序下去。聽完了這段話,結論是:1. 我們讓病人從一個問題來,帶了5個問題回家。 2. 確認頸椎壓迫神經根的物理治療有效治療率相當低。 3. 患者要吃飯、得繼續工作,那他是不是就算開刀處理,只要不換工作就是無解?

我期待的物理治療更應該是從生活、功能這些角度來看待病患的需求,而疼痛科學結合運動治療更是我認為下個世代顯學。


邱炫瑋 物理治療師